已达退休年龄工伤如何解决
已达退休年龄的职工在工作中受伤,其处置方法需依据是不是已享受退休待遇来区别:
1.假如职工虽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尚未享受退休待遇,也未正式办理退休手续,那样在工作中受伤时,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来赔偿相应的医疗费等成本。
2.假如职工已经享受了退休待遇,那样其受伤状况则不可以认定为工伤,此时应依法由其聘用单位或者导致该伤害的第三人来承担有关的医疗成本等赔偿责任。
2、退休年龄工伤的赔偿标准
找法网提醒,关于退休年龄工伤的赔偿标准,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及有关司法讲解来确定。
1.对于尚未享受退休待遇的工伤职工,其赔偿项目包含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等,具体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依据职工的实质损失和伤情来确定。
2.而对于已经享受退休待遇的工伤职工,因为其不可以认定为工伤,因此赔偿标准将依据司法讲解等有关规定来处置,主要由聘用单位或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退休工伤误工费如何确定
退休工伤误工费的确定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1.对于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中止工作同意工伤医疗的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其原薪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停工留薪期一般低于12个月,伤情紧急或者状况特殊时,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别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合延长,但延长不能超越12个月。
3.假如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其将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4.生活不可以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提供护理服务或支付相应的护理成本。